海安:人才高地托举产业高地

     3月中旬,被称为海安市招才引智工作2.0版本的“海陵英才”40条政策出炉,内容足足比去年人才新政增加一倍,而且条条是“干货”,款款能“落地”。

      去年海安工业应税销售1700亿元,增长26%,总量居南通市第一;规模企业数、亿元企业数,均居苏中前列。在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榜、最具投资价值中小城市百强榜、全国工业百强县(市)榜单上,海安分别位列第28位、第7位、第26位。

      “最大程度释放人才能量,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海安市委书记顾国标说,通过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海安吸引和集聚一大批人才创新创业,构筑区域人才高地,为打造产业高地、建设“幸福之城”,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创新人才引领产业大提升

     在江苏繁华玻璃有限公司,拥有海外留学背景的王群华博士是第一个由海安本地企业成功申报的国家级创新人才。由其领衔的“全固态无机电致变色大面积智能玻璃”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堪与国外先进技术媲美。

     “这是一项颠覆性技术。”繁华玻璃公司董事长吉顺青介绍说,电致变色智能玻璃可替代窗帘,可节能20%,且耗能功率低,能广泛应用于豪华游艇、高铁、飞机以及高档建筑,市场前景广阔。目前该项目已进入产业化开发阶段。

     江苏弘琪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晶圆级微球植球机”,实现国内高端半导体先进封装装备重要突破,被列入国家工信部重大装备。这家由国家级创新人才刘劲松博士创办的公司只有18名工人,个个拥有本科学历和工程师资质。

     深耕水产的江苏中洋集团,继成功解决河豚鱼控毒难题后,近年在河豚毒素培育和提取研究上成果丰硕,河豚毒素提取纯度达药用标准,预计未来3年可实现药用级河豚毒素销售额7.5亿元,新增利税1亿元,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近30年引才聚才,中洋集团聚集百余名水产领域高层次人才,先后起草11项国家标准、2个行业标准、19项河豚鱼地方标准,获得95项授权专利。

     一大批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加盟,加快海安产业提质增效步伐。纺织丝绸、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十大产业集群,在院士、行业领军人才等组成的创新创业团队引领下,不断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2015年,海安工业应税销售在南通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此后每年以20%以上的增幅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发展水平稳居江苏长江以北前列,工业亿元企业数、规模企业数多年雄踞江苏第一方阵,并涌现出联发集团、天楹集团、鹏飞集团等一批行业“单打冠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49.98%,占比南通领先。

     载体建设助力产业起飞

     产业发展需要大量人才支撑,如何将产业与人才有机衔接起来?早在2012年,海安率先在开发区和高新区分别设立科技创业园,引进高校和科研院所进区设立产业研究院,对接当地企业和产业,加快产业提档升级。

     海安是国家火炬计划磁性材料特色产业基地。2013年落户海安高新区科创园的南京大学海安高新技术研究院,依托南京大学磁性材料科研资源和优势,每年服务企业多达30家,获得30多项专利,成功孵化7家企业,并诞生全国第3家、江苏首家拥有磁性材料检测CMA资质的专业机构。

     在海安开发区科创园,一组数据同样亮眼。去年新增7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金额超千万元,申请发明专利48件,在省市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摘得10项大奖;拥有5家产业研究院,去年招引各类项目32个,引进双创博士、双创人才7名,高层次创业团队2个。“科创园已成为开发区高新技术成果孵化器,带动全区产业升级。”海安市委常委、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严长江说。

     海安凭借产业研究院的人才、技术优势,加速当地产业技术创新、提档升级。在南京大学27所产业研究院中,南大海安高新技术研究院是落户县级城市的第二家产业研究院,运行质量居中上水平。

     海安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85家,数量居南通之首。其中,联发集团、亚太集团、鹰球集团等与中科院、东华大学、中南大学等院校合作,建成企业研究院20余家,并开发出系列首台套及首创产品。海安规模以上企业和制造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实施校地合作项目241项,支付合作经费1.1亿元;入选省“双创计划”14人,连续3年入选数保持南通第一。

     人才新政跑出创新“加速度”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海安市市长于立忠说,集众智、汇众力,海安坚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释放科技创新能量,跑出创新创业“加速度”。

     重才引才,海安不含糊。在考核上,实施“双招双引”,将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同考核、同推进,市委市政府每月听取人才工作情况汇报;“月月看、家家到”活动巡查必查招才引智成效,把人才和重大项目列为区镇夺杯竞赛考核体系。在投入上,每年人才预算投入增幅均比财政增幅高5个百分点,去年增幅达10%,达5000多万元。在政策上,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科技政策落实情况作为激励重点;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对新兴产业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股权投资。海安市委人才办主任王桂江说,一系列人才利好政策,着力提升科技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今年海安推出人才新政40条,除继续保留的21条外,还有17条政策填补空白、2条政策加大力度,进一步增加对顶尖人才的特别支持力度,以及对高校毕业生和蓝领技术人才的支持。国内外院士等顶尖人才领衔来海安创新创业,给予最高6000万元资助;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来海安创新创业,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200万元资助;3年内,按银行贷款同期基准利率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贷款贴息,免费提供创业场所。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专门的人才服务窗口,采用一站式帮办服务,促成人才各类津贴政策兑现到位。

     尊重人才,依靠人才,全力构筑区域人才高地。近3年,海安引进顶尖人才52人、高层次人才2398人、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91个,其中入选省“双创计划”、省第五期“333”、南通市“226”人才培养工程的人数居南通第一,县域人才综合竞争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仅去年就引进人才创业项目87个,企业高层次人才占比全省第一,新增高技能人才4696人,人数居南通第一。 (记者 丁亚鹏)

七月的小站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 最新评论
  • 总共0条评论